根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21日在其任内第三次非正式会见达赖。地点在白宫一层的“地图室”,而不是在他通常用于会见外国政要的“椭圆形办公室”。
奥巴马曾于2010年2月和2011年7月在白宫地图室“低调”见达赖。自老布什以来,美国总统在20年间共与达赖接触11次。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奥巴马在此时见达赖,无疑将对两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有分析人士说,适逢今年国会中期选举,奥巴马此时打出“达赖牌”是为了迎合党内外某些呼声。
奥巴马见达赖是否明智,美国伤不伤得起,看看几位曾会见过达赖的西方政要,就知道了。
【默克尔:一次就伤够了】
2007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以“私人名义”在总理府会见到访的达赖,致使中德关系跌入低谷。
由于中国财长“日程安排十分忙碌”无法接待,时任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原定于2007年12月访问北京的计划被迫取消。英国《金融时报》称:“取消财长访华是迄今为止北京对默克尔接见达赖的愤怒所产生的最严重后果”。
《金融时报》说,北京的态度也使默克尔的执政“大联盟”内部关系恶化,刚被任命为副总理的外长施泰因迈尔曾公开抨击总理接见达赖。
此后,作为总理的默克尔再也没有会见过达赖。
【萨科齐:偷鸡不着蚀把米】
2007年底,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从中国带走上千亿元的巨额订单。第二年,萨科齐对华态度却出现巨大转变,先是将西藏问题与出席奥运会开幕式挂钩,接着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年底以欧盟轮值国主席和法国总统“双重身份”在波兰会见达赖。
此后,中方推迟2008年底在法国举行的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西方媒体形容,“北京取消中欧峰会,布鲁塞尔晕倒”。
法国媒体当时就抨击说,与达赖会面不符合法国利益,总统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严重错误”。
【卡梅伦:得不偿失好尴尬】
据披露,英国首相卡梅伦2012年5月高调会见达赖时,就知道会引起中国不满,但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
当中国要求卡梅伦不要会见达赖时,唐宁街竟然摆出首相“要见谁就见谁”的强蛮态势。
英国媒体报道说,局势的发展让卡梅伦没有想到,北京将中英关系长期冻结,让英国商界完全“吃不消”。
2013年底,卡梅伦作为首相首次访华。在此之前,卡梅伦在商界压力下,多次向北京发出渴望来访的信息,希望获得更多来自中国的商业合同,但却受到北京的拒绝。因为达赖,唐宁街可谓尝到了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苦头。
责任编辑:Autumn
免责声明
(1)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情况证明,本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